谈效果历史中的转型中国法治——以一种中国化的视角

被引:1
作者
段凡
机构
[1] 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效果历史; 转型; 法治; 中国化;
D O I
10.19648/j.cnki.jhustss1980.2012.01.011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从效果历史的角度来看法治的发展过程,如果仅仅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只有历史考据学的分析,则法治的发展史会变成一部"死史",并不能为当代中国的法治进程提供更多的有意义的解读和借鉴。探究转型中国社会中的法治及其问题,应该先明白中国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中国的转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或清算了西方理论在中国自由生长的脉搏。作为解释者,必须从所在的不同于以往的环境、思维、地位、文化、经济、政治等出发,按照已有的"成见"作出处境和视域的融合。这些成见是"中国化"的成见。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现代性视角:法治的“魅”与“祛魅” [J].
段凡 ;
韦家朝 ;
王胜东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 (04) :90-93
[2]  
伽达默尔.[M].(德) 蒂茨;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  
中国社会变迁30年.[M].李强;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  
送法下乡.[M].苏力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5]  
伽达默尔集.[M].(德)伽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著;邓安庆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