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约工”的劳动关系认定及权益保护

被引:231
作者
王全兴
王茜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网约工; 劳动用工形式; 劳动关系; 权益保护; 劳动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面对"互联网+"和平台经济给劳动法理论带来的挑战,仍有必要并且能够从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劳动条件)相结合的本质来认识和判断"网约工"的劳动用工形式较之于西方国家在福特制转向后福特制背景下所形成的劳动法保护手段分层分类配置而保护范围不断扩宽的模式,我国现阶段"网约工"劳动关系认定问题陷入困境的关键性原因在于劳动法现行保护模式的不足,即保护手段缺少分层分类且保护范围偏窄。基于人格从属性到组织从属性再到经济从属性的内涵演变和外延扩宽思路,反思我国劳动关系认定的实践,并受境外劳动者保护的三元框架和采用多元且可选择的指标系列认定劳动关系的启示,我们需要从应然立法设计与当前现实应对两个维度来解决"网约工"权益保护问题应然立法设计的任务在于,按照非典型劳动关系、准从属性独立劳动、独立劳动的分类,针对"网约工"的特殊需求,构建由劳动法、民法和社会保险法所组合的法律保护体系。当前的现实应对重点是,适度从宽认定劳动关系且谨慎选择保护手段,强化平台企业的责任,并创新工会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7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网约用工的规制路径及权益保障——以美国Uber司机为例 [J].
柯振兴 .
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17, (03) :15-18
[2]   “网约工权益保障研讨会”综述附视频 [J].
朱鸣 .
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17, (03) :9-14
[3]   平台经济发展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 [J].
王文珍 ;
李文静 .
中国劳动, 2017, (01) :4-12
[4]   意大利准从属性劳动制度剖析及其启示 [J].
王全兴 ;
粟瑜 .
法学杂志, 2016, 37 (10) :102-115
[6]   我国灵活就业中自治性劳动的法律保护 [J].
粟瑜 ;
王全兴 .
东南学术, 2016, (03) :104-113
[7]   如何推进分享经济 [J].
姜奇平 .
互联网周刊, 2015, (22) :70-71
[8]  
移动互联网: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J]. 赫建营.中国高新区. 2013(01)
[9]   转型中的《社会保险法》 [J].
王全兴 ;
汤云龙 .
中国工人, 2011, (04) :8-11
[10]  
劳动法[M]. 法律出版社 , 王全兴,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