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个人生活价值体系的历史性转换

被引:4
作者
尹岩
机构
[1]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当代中国社会; 个人存在特性; 物的依赖关系; 个体生活价值体系; 困境;
D O I
10.13438/j.cnki.jdxb.2014.01.003
中图分类号
C912.1 [个人(社会人)];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社会转向市场经济社会,个人与社会的联结方式从"人身依附关系"转向"物的依赖关系",这彻底改变了个人的存在特性,使个人生活价值体系在基本价值关系、重要价值和生活意识等三个方面形成了全新内容。但是,根深蒂固的群体性生活文化、转型期的制度缺陷以及由自上而下的社会转型导致的理性启蒙的不足,使个人生活价值体系的历史性转换遭遇了巨大的困境。走出困境,一方面依赖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健全、民主法治社会的高度发展、社会的人本化程度;另一方面依赖个人生活的理性自觉以及主体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人格的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3,
[2]  
社会学.[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个体的社会.[M].(德)诺贝特·埃利亚斯(NorbertElias)著;翟三江;陆兴华译;.译林出版社.2003,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5]  
李泽厚哲学文存.[M].李泽厚 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6]  
价值论.[M].李德顺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7]  
法哲学原理.[M].(德)黑格尔;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