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经济理论:西方演进轨迹与我国的发展方向

被引:4
作者
王雅俊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分享经济; 演进轨迹; 发展方向;
D O I
10.16064/j.cnki.cn34-1003/g0.2010.04.029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20世纪70年代,分享经济理论经美国经济学家威茨曼系统性研究而风靡全球。作为凯恩斯理论之后杰出的代表思想,各国学者及相关政策部门对此十分青睐并探求不辍。分享理论对传统工资制、企业劳工权益的缺失给予有力鞭笞,通过付诸于实践即利润分享计划来破解经济社会面临的层层困境与难题。全面回顾西方分享理论的演进轨迹,分析分享思想的内在本质,对于改善西方劳资关系、拓展我国分享理论问题的研究视野均有启发性价值与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8+137 +1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分享制的形式、本质与主要模式 [J].
柳新元 ;
张铭 .
浙江学刊, 2002, (02) :197-200
[2]   略论分享经济 [J].
张怀富 .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1, (06) :18-21+122
[3]   分享经济与解决通胀和失业问题 [J].
陈勇勤 .
天府新论, 1999, (04) :9-13
[4]   论实行社会主义分享制的理论基础 [J].
刘同德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 (02) :7-13
[5]   分享经济的不同形式 [J].
詹姆斯·米德 ;
冯举 .
经济体制改革, 1989, (02) :114-124
[6]   Flexible and committed profit sharing with wage bargaining: Implications for equilibrium unemployment [J].
Koskela, E ;
Stenbacka, R .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6, 87 (02) :159-180
[7]   Profit sharing and unemployment: An approach with bargaining and efficiency-wage effects [J].
Koskela, E ;
Stenbacka, R .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ZEITSCHRIFT FUR DIE GESAMTE STAATSWISSENSCHAFT, 2004, 160 (03) :477-497
[8]  
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M].(英)大卫·桑普斯福特(DavidSapsford);(英)泽弗里斯·桑纳托斯(ZafirisTzannatos)主编;卢昌崇;王询译;.北京腾图电子出版社.2000,
[9]  
新成本论.[M].李炳炎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10]  
分享经济.[M].[美]威茨曼(Weitzman;M·L·) 著;林青松等 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