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与时空演化分析

被引:37
作者
牟凤云 [1 ]
张增祥 [2 ]
谭文彬 [2 ]
刘斌 [2 ]
机构
[1] 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
[2]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关键词
广州; 城市形态; 时空特征; 遥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和变化是城市内、外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映。本文基于历史资料和遥感影像,探讨了近百年来广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和演变过程。广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依次经历了轮形团块期、触角期、分散组团式、轴向发展期、带形发展期、新的触角期等几个阶段。利用遥感方法对1979~2004年间广州市建成区变化的监测表明,该期间广州先后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相对稳定期、90年代前期的快速发展期、90年代中后期的平稳发展期和近年来的高速发展期,目前是扩展速度较快的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高密度开发城市的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以广州为例 [J].
闫小培 ;
毛蒋兴 .
地理学报, 2004, (05) :643-652
[2]   广州市城市功能选择与培育 [J].
龙绍双 .
城市发展研究, 2002, (01) :22-25+36
[3]   中国古代方志在城市形态研究中的价值 [J].
成一农 .
中国地方志, 2001, (Z1) :137-141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域结构演变与持续发展研究——以南京都市区为例 [J].
吴启焰 ;
任东明 .
地理科学, 1999, (02) :13-18
[5]   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 [J].
杨荣南 ;
张雪莲 ;
不详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1997, (02) :2-5+22
[6]   旧城更新中城市形态的延续与创新 [J].
陈力 .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1) :58-61
[7]   城市形态的生态机制 [J].
刘青昊 .
城市规划, 1995, (02) :20-22
[8]  
孙施文著.城市规划哲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9]  
东南大学建筑系,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编著,齐康主编.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10]  
武进著.中国城市形态[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