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兼论国际社会共生性

被引:65
作者
金应忠
机构
[1] 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
关键词
主体性; 共生性; 命运共同体; 共生性底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6 ; 030208 ; 1407 ;
摘要
由人派生出来的所有行为体均是人的共同体,是既存在矛盾冲突又必须合群共生的对立统一体。这不仅源自于人具有独立性、主体性与合群性、共生性双重基本属性,而且同样被赋予此双重基本属性,由此带来内外关系存在矛盾冲突的同时又显示出合群性、必须合群、能够合群的三重取向。并以此作为恒久矢量引领内外关系的联系互动,不断优化和优化选择共生关系,排解各种矛盾冲突,构建起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命运共同体——民族、国家,彰显内在具有能群能动性。自"大航海时代"到来后,人能群的内在能动性终于使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当代意义。当然,人类依然面临如何优化和优化选择共生关系、从各种矛盾冲突中走出来的挑战,然而是否要倡导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来应对挑战却依然存在争议,因而有科学解读的必要。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51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国际社会的共生论——和平发展时代的国际关系理论 [J].
金应忠 .
社会科学, 2011, (10) :12-21
[2]  
中国哲学史简编[M]. 人民出版社 , 任继愈主编, 1984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2
[4]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 人民出版社 , 恩格斯 著,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