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统整的高校教师师德养成原理与实践路径

被引:10
作者
于泽元
邱德峰
机构
[1]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研究基地
关键词
自我统整; 教师师德; 伦理; 共同体; 道德;
D O I
10.19503/j.cnki.1671-6124.2021.02.002
中图分类号
G645.1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师德是教师素养的核心,同时也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教师的自我统整理论能够对师德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对分析高校教师师德的养成原理及实践路径具有良好的价值潜能。基于自我统整的理论,高校教师师德的形成实际上是教师对自我层面、职业层面和环境层面的道德矛盾和分裂统整的结果。而要促进教师师德的养成,在具体的实践路径方面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强化统筹",即"强化德性伦理和制度伦理的统筹,促进内在需求与外在要求的融合;强化教师‘重要他人’关系的统筹,以‘共同体’确保教师地位的平等性;强化理想角色与现实生活的统筹,允许教师接纳表达真实自我;强化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统筹,鼓励构建‘知行合一’的师德信念",由此,教师才能够形成清晰稳定的道德自我。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习近平;.人民日报.2018,
[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理念 [J].
靳玉乐 ;
张铭凯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46 (01) :5-10+193
[3]   道德教育回归日常生活世界的张力与路径 [J].
赵志业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9, 40 (05) :178-183
[4]   当前师德建设的三大命题 [J].
檀传宝 .
中小学德育, 2019, (09) :1-1
[5]   论师德养成的内在机理 [J].
吕琦 ;
代建军 .
教育科学研究, 2019, (07) :29-31
[6]   高校教师师德他律与自律的互动机理 [J].
陈帅 ;
徐士元 .
中国大学教学, 2019, (04) :87-91
[7]   论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基于《感动中国》《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等素材的质性研究 [J].
邱德峰 .
当代教育科学, 2018, (02) :22-28
[8]   高校师德建设的三重关系及其内在张力 [J].
聂阳 ;
庞立生 .
思想理论教育, 2017, (04) :97-101
[9]   论我国高校师德建设路径整合 [J].
张宝予 ;
韩丽颖 .
思想理论教育, 2017, (04) :102-105+111
[10]   师德建设:“对我们自己的”道德教育 [J].
檀传宝 .
中国德育, 2017, (0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