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的城市空间策略——智慧城市热潮的冷思考

被引:37
作者
赵渺希 [1 ]
王世福 [1 ]
李璐颖 [2 ]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信息社会; 城市空间; 智慧城市; 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以空间的视角来考察信息社会议题,从功能组织、交通出行、空间意象等方面廓清了信息技术对城市空间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信息社会的空间规划策略。在信息技术作用下,城市功能组织的集聚—扩散、交通出行需求的变化增加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城市意象的数字媒介传递则促进了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交融。研究指出,信息社会是已然的客观存在,而智慧城市则是一种具有美好愿景的规划范式,因此信息社会的空间应对要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方面进行策略建构:智慧城市的建设首先应依托信息技术关注空间效率的提升,注重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空间或然性问题,使得各层次空间具有应对不同情景的适应性;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的空间策略必须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观,通过塑造本地化的空间场所以应对全球流动性的挑战,最终实现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智慧城市研究的模型构建及方法思考 [J].
王世福 .
规划师, 2012, 28 (04) :19-23
[2]   信息时代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趋势探讨 [J].
张婷 ;
姜石良 ;
杨山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01) :88-92
[3]   信息时代新空间形态研究 [J].
甄峰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3) :16-26
[4]   网络信息空间的城市地理学研究:综述与展望 [J].
汪明峰 ;
宁越敏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6) :855-863
[5]   信息环境下城市群区的发展 [J].
姚士谋 ;
朱英明 ;
陈振光 .
城市规划, 2001, (08) :16-18
[6]   信息化城市:信息技术与城市关系初探 [J].
孙世界 .
城市规划, 2001, (06) :30-33+49
[7]   信息网络革命影响下的城市——城市功能的变迁与城市结构的重构 [J].
王颖 .
城市规划, 1999, (08) :23-26+63
[8]   21 世纪的城市与中国的城市规划 [J].
陈秉钊 .
城市规划, 1998, (01) :12-14
[9]   高科技工业开发区的选址及发展——美国经验介绍 [J].
张庭伟 .
城市规划, 1997, (01) :47-49+60
[10]  
信息化空间观念与信息化城市的空间发展趋势研究[D]. 蔡良娃.天津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