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进民退”问题之我见

被引:9
作者
汪海波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体制改革; 国有经济; 民营经济; “国进民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21 [全民所有制]; F121.23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国进民退"是讨论得最热烈的一个问题,从局部的意义上,"国进民退"不是假命题,而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从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和我国具体情况出发来分析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彼此消长必须经历以下两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民营经济。第二阶段,在国企经过改革效率提高的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逐步上升,民营经济的比重逐步下降,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并不否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市场平等竞争导致的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相互存在的有进有退的正常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2]   当前“国进民退”之说不能成立——兼评“国进民退”之争 [J].
卫兴华 ;
张福军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 (03) :5-11+159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经济总量和结构的演变 [J].
戚聿东 ;
张航燕 .
当代财经, 2009, (02) :18-22
[4]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薄一波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