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区1975—2005年沙漠化时空演变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53
作者
胡光印
董治宝
逯军峰
颜长珍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沙漠化; 遥感监测; 黄河源区;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3 [沙漠地貌学、干燥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结合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黄河源区1975年和2005年沙漠化状况进行了监测。研究发现,黄河源区有大面积的沙漠化土地分布,且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源区西部、北部和东部。30 a间,沙漠化土地面积明显增加,沙漠化土地面积从1975年的19 297.34 km2增加到2005年的22 042.32 km2,增加了2 744.97 km2,即从占整个源区面积的14.68%增加到16.77%。各类沙漠化土地面积均呈增加趋势,极重度、重度、中度、轻度和潜在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增加了233.27 km2、987.93 km2、336.28 km2、544.8 km2和642.7 km2。在2005年,黄河源区有3 075.57 km2的沙漠化土地是由1975年的非沙漠化土地转化而来的,占沙漠化发展面积的57.28%,另外42.72%的沙漠化发展土地是由1975年较低沙漠化程度向较高程度发展所致。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共同作用导致了黄河源区沙漠化的快速发展,其中,气温升高是自然因素中的主要因素,过度放牧是人为因素中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079 / 108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近30a龙羊峡水库周边地区沙漠化遥感监测 [J].
李森 ;
颜长珍 ;
宋翔 ;
谢家丽 ;
段翰晨 .
中国沙漠, 2011, 31 (04) :836-841
[2]   黄河源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J].
宋翔 ;
颜长珍 ;
朱艳玲 ;
段翰晨 .
中国沙漠, 2009, 29 (06) :1049-1055
[3]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共和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J].
郭连云 ;
丁生祥 ;
汪青春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 27 (01) :219-226
[4]   近30a黄河源地区荒漠遥感动态监测 [J].
郄妍飞 ;
颜长珍 ;
宋翔 ;
段翰晨 .
中国沙漠, 2008, (03) :405-409
[5]   近30年来青海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的时空特征 [J].
刘纪远 ;
徐新良 ;
邵全琴 .
地理学报, 2008, (04) :364-376
[6]   黄河源区土地沙漠化及其对土壤碳库的影响研究 [J].
曾永年 ;
冯兆东 .
中国沙漠, 2008, (02) :208-211+395
[7]   高寒草甸地区沙漠化发展过程及成因分析——以黄河源区玛多县为例 [J].
薛娴 ;
郭坚 ;
张芳 ;
宗莉 ;
韩邦帅 ;
黄翠华 .
中国沙漠, 2007, (05) :725-732
[8]   江河源区气候暖干化趋势研究 [J].
胡良温 ;
杨改河 ;
冯永忠 ;
任广鑫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7) :141-146+153
[9]   黄河源区土地沙漠化时空变化遥感分析 [J].
曾永年 ;
冯兆东 .
地理学报, 2007, (05) :529-536
[10]   若尔盖盆地草地沙化研究 [J].
盛海洋 ;
田玲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