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参与主体成熟度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方式选择

被引:46
作者
莫文竞 [1 ]
夏南凯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公众参与; 参与主体; 参与主体成熟度; 公众参与方式; 适应性城市规划公众参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1 [规划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2803 ; 0833 ;
摘要
公众是公众参与的主体,不同的公众特征对参与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西方理论专注于对某一参与群体中的参与主体进行阶层划分,而忽视了不同参与群体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可以用参与能力、参与意愿及道德素质3个指标来表示,统称为参与主体的成熟度。成熟度决定了公众参与的效果。我国参与主体的主要特征是成熟度多样化、成熟度空间分异。因此,要开展多层次、多深度公众参与实践的主要前提是研究如何根据不同公众的成熟度特征选择合适的公众参与方式。以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为工具,通过演绎设计了基于参与主体成熟度的"适应性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方式选择模型"。并以都江堰金羊新苑还建规划公众参与为案例,阐述了此模型的应用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探讨法定图则公众参与的实践过程和发展途径——以深圳市蛇口地区法定图则公众意见处理为例 [J].
李晨 .
城市规划, 2010, 34 (08) :73-78
[2]   提高公众参与能力 推进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进程 [J].
郝娟 .
城市发展研究, 2008, (01) :50-55
[3]  
北京酒仙桥危改:一个民主的样本?.[J].侯兆晓;.民主与法制.2007, 14
[4]   公众参与趋势对行政法和行政法学的挑战 [J].
江必新 ;
李春燕 .
中国法学, 2005, (06) :50-56
[5]   城市空间分异探讨 [J].
杨新刚 ;
叶小群 .
规划师, 2005, (03) :68-71
[6]   美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对我国的启示 [J].
田莉 .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02) :27-30
[7]   对公众参与制度化的探索——深圳市龙岗区“顾问规划师制度”的构建 [J].
冯现学 .
城市规划, 2003, (02) :68-71
[8]  
幸福之道.[M].吕秀斌; 著.群众出版社.2011,
[9]  
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M].王锡锌; 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10]  
城市规划哲学.[M].孙施文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