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政策和劳工研究的四种理论视角

被引:5
作者
佟新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劳工政策; 公民权视角; 文化视角; 阶级视角; 后现代主义视角;
D O I
10.13727/j.cnki.53-1191/c.2008.05.032
中图分类号
F240 [劳动经济理论];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劳工政策是由政府制定的、用以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的各类法律、法规和条例等。近年来劳工研究的理论发展至少表现为4个方面:即公民权或公民社会视角、文化视角、阶级视角和后现代主义视角,这些理论从国家与社会关系、文化和意义符号、利润和财产关系以及性别、阶级和城乡关系的重叠来理解劳工状况。这4种取向可形成分析劳工政策的不同理论框架和学术成果。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外来工组织与跨国劳工团结网络——以华南地区为例 [J].
黄岩 .
开放时代, 2006, (06) :89-103
[2]   “强干预”与“弱干预”:社会学干预方法的两条途径 [J].
沈原 .
社会学研究, 2006, (05) :1-25+243
[3]   市场化与国家规制——转型期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收入分配 [J].
刘精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5) :110-124+207
[4]   管理控制与工人抗争——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研究中的有关文献述评 [J].
游正林 .
社会学研究, 2006, (04) :169-185+245
[5]  
工人主体性的实践:重述中国近代工人阶级的形成[J]. 任焰,潘毅.开放时代. 2006(03)
[6]   西方工人阶级形成理论述评——立足中国转型时期的思考 [J].
吴清军 .
社会学研究, 2006, (02) :182-203+246
[7]   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 [J].
沈原 .
社会学研究, 2006, (02) :13-36+243
[9]   罢工权立法问题的若干思考 [J].
常凯 .
学海, 2005, (04) :43-55
[10]   “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 [J].
陈映芳 .
社会学研究, 2005, (03) :119-13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