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县域尺度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
被引:4
作者:
李莉春
[1
,2
]
叶长盛
[1
,2
]
机构:
[1] 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
[2]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县域;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城乡协调;
时空格局;
演变;
D O 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71215.004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文章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通过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利用GIS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探讨2005年、2010年及2015年城乡协调发展时空格局及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发展水平从2005年以九江县、彭泽县、武宁县、永修县等低—较低水平区为主演变为2015年以南昌市区、九江市区、新余市区、景德镇市区、浮梁县、高安市等中等—高水平区为主,农村发展水平则表现为以城市市区及靠近中心城市的县域发展水平更高;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协调度空间分布不平衡,2005年城乡协调程度主要为武宁县、瑞昌市、德安县、湖口县等中等—低协调区,2015年则转变成新建县、高安市、进贤县、丰城市等较高—中等协调区;3)2005年、2010年和2015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1个县域中与邻近区域空间相互作用呈负相关的县域个数分别为16、17、21,均多于与邻近区域呈正相关的县域个数15、14、10,生态经济区的协调度在空间上依赖关系不明显;4)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信息化水平、区域经济水平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社会消费水平和工业化水平起到阻碍的作用,交通区位、职工平均收入和投资则对于协调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6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