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经济学的立论依据与研究定位的新视角——基于空间经济学角度

被引:11
作者
赵娴
机构
[1] 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
关键词
流通经济学; 流通先导作用; 空间经济学; 生产要素流动; 空间区位;
D O I
10.14089/j.cnki.cn11-3664/f.2010.01.002
中图分类号
F252 [物资流通];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2 ; 020205 ;
摘要
多年来,流通经济研究一直以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作为立论依据,由此形成了固有的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即以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为研究范畴,将流通定位于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化,区域间贸易往来的频繁进行,流通的范畴、流通渠道和流通模式受到多方面的挑战。而在理论界,由于西方经济学的强大地位,流通经济学是否值得研究、是否需要研究、如何深入研究也成为困扰学界的一道难题。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流通经济发展的简单历史进程中找寻其存在的依据,并借鉴空间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对流通研究进行重新审视,以求进一步推进对流通经济学的深入探索和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流通先导作用辨析 [J].
赵娴 .
中国流通经济, 2007, (10) :11-14
[2]  
现代流通基础理论原创研究.[M].陈文玲; 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