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与贸易隐含碳

被引:61
作者
吕延方 [1 ,2 ]
崔兴华 [3 ]
王冬 [4 ]
机构
[1] 华侨大学统计学院
[2] 华侨大学数量经济研究院
[3] 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4]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 贸易隐含碳; GMRIO模型; PSTR模型;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9.02.003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F752.7 [与各国贸易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020206 ;
摘要
研究目标:测算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并揭示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与贸易隐含碳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方法:本文基于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充分考虑中间投入结构系数和污染排放系数的差异,对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进行了测算,并运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分析了主要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进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整体上均呈上升趋势,贸易隐含碳平衡指标始终表现为赤字,且赤字在不断扩大,证明"污染天堂假说"成立。重工业在贸易隐含碳排放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且中间品进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明显高于最终品。GVC参与度对出口贸易隐含碳、进口贸易隐含碳、贸易碳平衡和污染贸易条件均存在不同转换机制下的非线性影响,随着技术水平的连续变化,前三个模型呈现双门槛特征,污染贸易条件模型呈现单门槛特征。研究创新:研究视角上,将GVC参与度和贸易隐含碳排放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侧重分析了贸易利益与环境利益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论模型上,构建包含GVC的贸易隐含碳分解模型。经验方法上,不仅充分考虑各国家部门的中间投入结构系数和污染排放系数差异,而且从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层面多角度解析GVC参与度对贸易隐含碳的影响。研究价值:研究结论为中国借助贸易政策以达成碳减排目标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政策着力点。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65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的中日贸易隐含碳排放研究 [J].
潘安 ;
吴肖丽 .
现代日本经济, 2018, (02) :40-52
[2]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美贸易隐含碳研究 [J].
潘安 .
统计研究, 2018, 35 (01) :53-64
[4]   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与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 [J].
黄凌云 ;
谢会强 ;
刘冬冬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10) :94-102
[5]   全球价值链下的中美贸易利益核算:基于隐含碳的视角 [J].
闫云凤 ;
常荣平 .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7, (03) :17-26
[7]   中日贸易污染条件研究——基于MRIO模型的分析 [J].
马晶梅 ;
王新影 ;
贾红宇 .
国际贸易问题, 2016, (02) :100-110
[8]   中国进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魏浩 ;
李晓庆 .
世界经济, 2015, 38 (08) :56-79
[9]   中国能源进口贸易联系是否稳定——来自1992—2012年的经验证据 [J].
李永 ;
付智博 ;
李海英 .
财贸经济, 2015, (05) :10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