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市场化、结构调整与经济效率

被引:34
作者
李明珊
孙晓华
孙瑞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要素市场化; 结构调整; 经济效率; PVAR模型;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19.05.004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让市场机制在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价格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推动资本、劳动和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效率提升。本文基于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理论模型,以2001-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方法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了市场化改革、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市场化改革促进了资本在三次产业内部的优化配置,提高了资本生产率,但对三次产业间的结构调整没有显著影响;尽管劳动者在三次产业间的流动对劳动生产率存在"结构红利"效应,但劳动力投入结构的变动并非来源于市场化改革;技术市场化带动了研发支出结构的优化,促进创新要素更多地由企业来支配,进而间接地推动了技术进步。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5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要素价格扭曲、产业结构优化与市场准入放宽 [J].
陈朋裕 .
经济问题, 2016, (08) :42-45+55
[3]   市场化改革如何影响长期经济增长?——基于市场潜力视角的分析 [J].
吕朝凤 ;
朱丹丹 .
管理世界, 2016, (02) :32-44
[4]   市场化进程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J].
孙晓华 ;
李明珊 ;
王昀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 32 (06) :39-55
[5]   市场化程度、地方保护主义与R&D的溢出效应——来自中国工业的经验证据 [J].
孙早 ;
刘李华 ;
孙亚政 .
管理世界, 2014, (08) :78-89
[6]   土地市场化是否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基于中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的检验 [J].
钱忠好 ;
牟燕 .
管理世界, 2013, (02) :78-89+187
[8]   中国土地市场化水平:测度及分析 [J].
钱忠好 ;
牟燕 .
管理世界, 2012, (07) :67-75+95
[9]   金融发展、政府控制与融资约束 [J].
代光伦 ;
邓建平 ;
曾勇 .
管理评论, 2012, 24 (05) :21-29
[10]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 [J].
干春晖 ;
郑若谷 ;
余典范 .
经济研究, 2011, 46 (05) :4-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