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功能疏解与雄安新区发展的路径探讨

被引:7
作者
杨宏山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首都功能疏解; 雄安新区; 优质公共服务; 京冀合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7 [地方政治];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北京城市发展一直致力于控制常住人口规模,然而首都发展的规划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存在巨大反差,首都多元功能叠加,导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日益凸显。中央决定设立雄安新区,为首都功能疏解提供了新路径。雄安新区发展有必要以优质公共服务为抓手,构建京冀合作的政策安排,实行首都功能的存量疏解和增量疏解并行,以增量疏解为主,支持雄安新区集聚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提升配套性和便利性,尽快形成磁场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城市的性质与治理使命 [J].
杨宏山 ;
黄文浩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6, (06) :64-69
[2]   制定实施加快河北绿色崛起的国家战略 [J].
杨开忠 .
经济与管理, 2016, (05) :5-7
[3]   新区域主义视角下的京津冀都市圈治理结构研究 [J].
耿云 .
城市发展研究, 2015, 22 (08) :15-20
[4]   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内涵、影响机理及其疏解思路 [J].
张可云 ;
蔡之兵 .
河北学刊, 2015, 35 (03) :116-123
[5]   国外首都圈发展规律及其对我国“首都经济圈”建设的启示 [J].
丁一文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53 (04) :63-73
[6]   首都城市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J].
戴宏伟 ;
宋晓东 .
城市发展研究, 2013, (06) :87-93
[7]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演化及驱动机制 [J].
刘艳军 ;
李诚固 ;
孙迪 .
城市规划学刊, 2006, (06) :73-78
[8]   大都市区居民对新兴边缘城市的认知与迁居意向——以天津大都市区为例 [J].
翁桂兰 ;
柴彦威 ;
马玫 ;
王新风 .
人文地理, 2003, (04) :5-9
[9]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规划与人口发展[A]. 周进.北京学研究文集2008(上)[C]. 2008
[10]  
城市发展史[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美)刘易斯·芒福德(LewisMumford)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