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opsis和矩阵法的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时序分区研究

被引:7
作者
王阳
王占岐
陈媛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山区; 农村居民点; 整治时序; 分区; topsis; 优先矩阵法; 郧阳区;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5.06.045
中图分类号
F301.23 [土地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深入开展农村居民点整治是改善山区生活质量、加快山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以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为例,在村级尺度上建立了基于topsis法的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和紧迫性评价模型,并运用时间管理优先矩阵法对评价单元进行整治优先级的划分,最后结合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实践将郧阳区农村居民点整治划分为优先整治区、次先整治区、后先整治区和暂不整治区四个时序分区。结果表明:(1)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的适宜性和紧迫性呈现区域差异,并且在村级尺度上的区域差异较乡镇尺度上明显,这表明在村级尺度上开展农村居民点整治更加合理;(2)通过耦合整治的适宜性和紧迫性来划分的农村居民点四级整治时序分区更符合山区整治实际,对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24 / 330+334 +3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县域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测算与时序分区 [J].
杨悉廉 ;
杨齐祺 ;
周兵兵 ;
吕立刚 ;
王慎敏 ;
金晓斌 ;
周寅康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12) :235-245
[2]   基于村尺度的山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其整理时序研究 [J].
杨俊 ;
王占岐 ;
邹利林 ;
侯现慧 .
经济地理, 2013, 33 (05) :150-157
[3]   基于区位势理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分区与模式 [J].
双文元 ;
郝晋珉 ;
艾东 ;
黄晓英 ;
张玲娥 ;
孟鹏 ;
朱传民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10) :251-261+297
[4]   我国建设占用耕地数量与城镇化水平的相互关系——基于VAR模型的实证 [J].
邓荣荣 ;
吴燕 ;
詹晶 .
西北人口, 2012, (06) :89-94+102
[5]   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规划 [J].
孔雪松 ;
刘耀林 ;
邓宣凯 ;
罗媞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8) :215-222+293
[6]   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与优化 [J].
邹利林 ;
王占岐 ;
王建英 .
中国土地科学, 2012, 26 (09) :71-77
[7]   转型期农村土地整治的基础理论与模式探析 [J].
刘彦随 ;
朱琳 ;
李玉恒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6) :777-782
[8]   基于生计转型的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适宜区域 [J].
陈秧分 ;
刘彦随 ;
杨忍 .
地理学报, 2012, 67 (03) :420-427
[9]   我国中部地区能源消费省域差异的多层次分析 [J].
吴小翠 ;
周兵兵 ;
朱继业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S2) (S2) :357-361
[10]   中国房地产业经济效应的省域差异分析 [J].
周兵兵 ;
代云开 ;
张燕 .
统计与决策, 2011, (23) :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