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夏季风爆发前后南海地区的水汽输送和水汽收支

被引:32
作者
柳艳菊
丁一汇
宋艳玲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北京国家气候中心,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 水汽输送; 水汽通量散度;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05.01.006
中图分类号
P426 [水汽、凝结和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根据1998年南海夏季风试验期间GAME/HUBEX一天4次同化资料,着重分析了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大尺度水汽输送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大尺度水汽条件与季风活动密切相关。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南海地区主要的水汽输送带发生了较大变化。季风爆发前,南海地区水汽主要来自西太平洋;季风爆发后,水汽主要来自热带东印度洋和孟加拉湾。降水过程与水汽辐合的极大值密切相关,而主要水汽辐合带位置的移动及强度的变化则和南海夏季风相联系。随着南海夏季风的建立、加强,南海地区的水汽辐合带相应地建立和加强,并伴有降水发生。季风爆发后南海地区大气的可降水量较季风爆发前显著增加。季风爆发前大气的水汽汇中心主要出现在中南半岛及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南海夏季风爆发后,从孟加拉湾到南海水汽输送加强,南海大部、孟加拉湾北部和菲律宾以东的洋面上均转为水汽汇区,从而对南海、日本及其以南的降水产生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南海夏季风强度与我国汛期降水的关系 [J].
吴尚森 ;
梁建茵 ;
李春晖 .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S1) :25-36
[2]   南海季风试验研究 [J].
丁一汇 ;
柳艳菊 ;
张 锦 ;
宋亚芳 ;
李崇银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2, (02) :202-208
[3]   南海夏季风降水的区域差异及其突变特征 [J].
乔云亭 ;
简茂球 ;
罗会邦 .
热带气象学报, 2002, (01) :38-44
[4]  
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M].丁一汇;李崇银主编;.气象出版社.1999,
[5]  
天气动力学中的诊断分析方法.[M].丁一汇编著;.科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