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联盟与美国对外战略演化的逻辑(1945—2015)

被引:12
作者
王浩
机构
[1]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关键词
社会联盟; 党派合作; 政治极化; 自由国际主义; 美国对外战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71.2 [];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6 ; 030208 ; 1407 ;
摘要
国际关系学界围绕美国对外战略演化逻辑的研究形成了分别以体系和国家为核心变量的三种理论模式。然而,这些理论模式的自身缺陷使它们始终无法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关于美国对外战略演化的因果解释机制。基于此,作者提出一个以社会联盟为切入点的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将国内社会变量纳入研究范畴,表明以美国特殊的"国家—社会"关系为出发点,其对外战略演化背后的逻辑本质上体现的是一个以国际体系压力为干预变量、以国内政治过程为中介变量、以国内社会联盟格局演化为核心变量所形成的因果作用链条。以这一理论构建为基础,结合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对外战略变迁的进程,美国对外战略的历史演进可以具体划分为自由国际主义的兴起、衰落以及瓦解三个阶段,而直接推动上述阶段性演进的美国国内政治运作机制则经历了从"党派合作"——"强总统、弱国会"到"政治极化"——"弱总统、强国会"的变迁过程。当前,在国际体系压力"碎片化"和国内社会结构"两极化"的背景下,美国对外战略的未来走向将难免呈现出"钟摆"式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88+158 +158
页数:3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美俄战略关系新态势 [J].
俞正樑 ;
李晓义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5, (06) :1-23
[2]   美国战略收缩与亚太秩序的未来 [J].
左希迎 .
当代亚太, 2014, (04) :4-28+157
[3]   对外经济政策的政治学——社会联盟理论解析 [J].
田野 .
国际政治科学, 2008, (02) :55-80+4
[4]  
世事如棋局局新[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吴心伯, 2011
[5]  
代议制政府[M]. 商务印书馆 , (英) 密尔 (Mill, 1982
[6]  
Free Hand Abroad, Divide and Rule at Home[J] . Jack L. Snyder,Robert Y.,Shapiro,Yaeli. Bloch-Elkon.World Politics . 2009 (1)
[7]  
Dead Center: The Demise of Liberal Internation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J] . Charles. Kupchan,Peter. Trubowitz.International Security . 2007 (2)
[8]  
Neoclassical realism and theories of foreign policy[J] . Gideon. Rose.World Politics . 1998 (1)
[9]  
Realists as Optimists: Cooperation as Self-Help[J] . International Security . 1994 (3)
[10]   THE ORIGINS OF WAR IN NEOREALIST THEORY [J].
WALTZ, KN .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 1988, 18 (04) :61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