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可吸入颗粒物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10
作者
刘泽常 [1 ]
刘玉堂 [1 ]
侯鲁健 [2 ]
王兆军 [2 ]
机构
[1] 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2] 济南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时空变化; 济南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济南市PM10日均浓度数据(2001~2007),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对济南市PM10浓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济南市PM10污染较重,PM10年均浓度近似呈单峰分布,2006年最低,但与二级标准相比仍超标12%。季节变化呈近似"U型"分布,春冬季节明显偏高,夏秋季节较低,而PM10浓度月变化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轻微污染天数则是此消彼长。PM10浓度在空间上具有北部、东北部和西南部较高,而东、西部较低的特点,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济南市的主导风向(东北、西南风)上。所获结论可为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6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2003广西主要城市空气质量评价及空气污染物浓度与气象条件关系 [J].
董蕙青 ;
谢宏斌 ;
郑凤琴 .
广西气象, 2004, (01) :36-39+29
[2]   广州市PM10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
沈家芬 ;
冯建军 ;
谢春玲 ;
莫测辉 .
生态环境, 2008, (02) :553-559
[3]   在线加湿压力和加湿流量对PM10排放的影响 [J].
孙宗贵 ;
刘泽常 ;
Joerg Faschingleitner ;
刘玉堂 .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09, 24 (01) :22-25+42
[4]   济南市环境空气中TSP和PM10来源解析研究 [J].
冯银厂 ;
吴建会 ;
朱坦 ;
白志鹏 ;
闫怀忠 ;
谭晓哲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2) :1-5
[5]   气象条件变化对哈尔滨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J].
高煜中 ;
潘华盛 ;
张桂华 ;
李铁 ;
周秀杰 ;
侯兆滨 .
气象科技, 2003, (06) :361-365
[6]   不同开放源PM10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J].
刘媛媛 ;
刘泽常 ;
张桂芹 ;
葛璇 .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08, 23 (06) :501-505
[7]   济南市空气污染潜势预报 [J].
杨成芳 ;
孙兴池 .
山东气象, 2000, (02) :54-56
[8]   都市大气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 [J].
邵龙义 ;
时宗波 ;
黄勤 .
环境保护, 2000, (01) :24-26+29
[9]   大气气溶胶研究新动向 [J].
汪安璞 .
环境化学, 1999, (01) :10-15
[10]   北京一次局地重污染过程气象条件分析 [J].
徐晓峰 ;
李青春 ;
张小玲 .
气象科技, 2005, (06) :543-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