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一带一路”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遥感监测
被引:31
作者:
柳钦火
[1
]
吴俊君
[1
]
李丽
[1
]
俞乐
[2
]
李静
[1
]
辛晓洲
[1
]
贾立
[1
]
仲波
[1
]
牛铮
[1
]
徐新良
[3
]
孟庆岩
[1
]
赵静
[1
]
张海龙
[1
]
胡光成
[1
]
郑超磊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来源: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生态系统宏观格局;
太阳能资源;
水分收支;
生态环境约束性因素;
城市生态监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1102 ;
0816 ;
081602 ;
083002 ;
1404 ;
摘要: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要全面保护"一带一路"区域生态环境,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遥感技术对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多尺度、多源遥感数据,对2015年"一带一路"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旨在提供可持续发展目标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本底。本文选取了几个重要的生态环境方面开展监测与分析,主要包括宏观生态系统结构和植被状况、太阳能资源分布、水资源平衡、主要生态环境限制因素对经济走廊建设的影响、主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等。监测区域覆盖亚洲、非洲、欧洲和大洋洲的陆上区域。研究结果为生态环境评价与保护提供了有效的决策依据,有助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进。
引用
收藏
页码:686 / 708
页数:2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