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遥感监测

被引:31
作者
柳钦火 [1 ]
吴俊君 [1 ]
李丽 [1 ]
俞乐 [2 ]
李静 [1 ]
辛晓洲 [1 ]
贾立 [1 ]
仲波 [1 ]
牛铮 [1 ]
徐新良 [3 ]
孟庆岩 [1 ]
赵静 [1 ]
张海龙 [1 ]
胡光成 [1 ]
郑超磊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生态系统宏观格局; 太阳能资源; 水分收支; 生态环境约束性因素; 城市生态监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1102 ; 0816 ; 081602 ; 083002 ; 1404 ;
摘要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要全面保护"一带一路"区域生态环境,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遥感技术对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多尺度、多源遥感数据,对2015年"一带一路"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旨在提供可持续发展目标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本底。本文选取了几个重要的生态环境方面开展监测与分析,主要包括宏观生态系统结构和植被状况、太阳能资源分布、水资源平衡、主要生态环境限制因素对经济走廊建设的影响、主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等。监测区域覆盖亚洲、非洲、欧洲和大洋洲的陆上区域。研究结果为生态环境评价与保护提供了有效的决策依据,有助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进。
引用
收藏
页码:686 / 708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夜光遥感影像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发展时空格局分析 [J].
李德仁 ;
余涵若 ;
李熙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7, 42 (06) :711-720
[2]   夜光遥感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应用潜力展望 [J].
江威 ;
何国金 ;
彭燕 ;
王桂周 ;
王猛猛 .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7, 34 (03) :296-303
[3]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J].
廖克 ;
成夕芳 ;
吴健生 ;
陈文惠 .
测绘科学, 2006, (06) :11-15+3
[4]   面向生态监测与管理的国家级土地生态分类方案研究 [J].
罗海江 ;
白海玲 ;
王文杰 ;
申文明 ;
张峰 ;
刘小曼 .
中国环境监测, 2006, (05) :57-61
[5]   三峡库区乐天溪流域生态修复效果的遥感监测研究 [J].
史志华 ;
王天巍 ;
蔡崇法 ;
赵春华 ;
杨开望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3) :473-480+503
[6]   云南沿边境地带生态环境3S监测、评价与调控研究 [J].
齐清文 ;
何大明 ;
邹秀萍 ;
姜莉莉 ;
李晋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2) :1-12+131
[7]   生态环境典型治理区5年期遥感动态监测 [J].
吴炳方 ;
李苗苗 ;
颜长珍 ;
张磊 ;
王一谋 ;
张树文 ;
周万村 .
遥感学报, 2005, (01) :32-38
[8]   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J].
李爱军 ;
朱翔 ;
赵碧云 ;
段昌群 ;
杨良 .
中国环境监测, 2004, (04) :35-38
[9]   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及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J].
王静 ;
郭旭东 ;
何挺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6) :574-578
[10]   福建省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J].
廖克 ;
郑达贤 ;
陈文惠 ;
沙晋明 .
地球信息科学, 2003, (01)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