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数量与质量下自主研发与协同创新绩效研究

被引:9
作者
俞立平 [1 ]
龙汉 [2 ]
彭长生 [3 ]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2]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创新数量; 创新质量; 自主研发; 协同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从创新数量与创新质量的视角可研究自主研发与协同创新的关系与绩效,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数据,基于面板数据模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主研发对创新数量贡献较大,对创新质量贡献较小,互动关系总体较好;协同创新对创新数量、创新质量作用均不大,互动关系较弱;自主研发与协同创新的协调水平有待提高;自主研发对创新数量的贡献呈现规模经济特征,协同创新的规模经济特征较弱;自主研发对创新质量贡献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特征,协同创新的规模经济特征很弱;创新数量下自主研发投入与研发劳动力呈现替代关系,协同创新只在创新数量较低时呈现一定的互补,创新质量下自主研发与研发劳动力呈现互补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否有效促进城市创新 [J].
杨仁发 ;
包佳敏 .
现代经济探讨, 2019, (04) :80-87
[3]   空间视角下经济集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 [J].
毛金祥 ;
张可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8, 34 (06) :16-26
[4]   基于SBM-DEA模型的企业绿色持续创新效率研究 [J].
杨立生 ;
王倩 ;
柴鑫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8, 34 (05) :102-112
[5]   异质性社会资本对地区创新绩效的影响:理论与实证解析 [J].
邓彦龙 ;
王旻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8, 34 (05) :59-70
[6]   自主研发与协同创新协调发展研究 [J].
俞立平 ;
方建新 .
科研管理, 2015, 36 (07) :56-63
[7]   创新数量、质量及其激励的异质影响 [J].
高林 ;
贺京同 ;
那艺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6 (04) :92-98
[8]   创新质量理论框架:概念、内涵和特点 [J].
杨幽红 .
科研管理, 2013, 34(S1) (S1) :320-325
[9]   基于专利的中外新兴产业创新质量差异研究 [J].
张古鹏 ;
陈向东 .
科学学研究, 2011, 29 (12) :1813-1820
[10]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协同创新系统模型及运行机制研究 [J].
熊励 ;
孙友霞 ;
刘文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 (18) :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