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转型与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基于实证研究的讨论

被引:40
作者
左卫民
机构
[1] 四川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比较法学范式; 新意识形态法学范式; 范式转型; 实证研究;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09.02.013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长期被比较法学范式与新意识形态法学范式所支配。这两种研究范式所生产出的研究成果并不足以支撑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现代化。当采用实证研究的范式来观察与思考中国的刑事诉讼制度时,可以探求到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现代化更为有效的思路与方案。实证研究范式与传统研究范式的差异,还使得实证研究范式具有构建中国本土化刑事诉讼理论体系,打造具有中国气派刑事诉讼制度的方法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若干问题 [J].
陈瑞华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7, (06) :93-103
[2]   刑事诉讼法再修订过程中面临的几个选择 [J].
汪建成 .
中国法学, 2006, (06) :85-108
[3]   证人出庭作证难及其解决思路 [J].
胡云腾 .
环球法律评论, 2006, (05) :557-561
[4]   角色、情境与社会容忍 法社会学视野中的刑讯逼供 [J].
吴丹红 .
中外法学, 2006, (02) :147-169
[5]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刑事诉讼法再修改 [J].
陈光中 ;
胡铭 .
政法论坛, 2006, (01) :84-92
[6]   民愤的正读——杜培武、佘祥林等错案的司法性反思 [J].
冀祥德 .
现代法学, 2006, (01) :153-157
[7]   完善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立法构想 [J].
许志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4, (05) :88-92
[8]   “变法”模式与政治稳定性——中国经验及其法律经济学含义 [J].
张建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1) :137-150+207
[9]   从合法到非法:刑讯逼供的语境分析 [J].
左卫民 ;
周洪波 .
法学, 2002, (10) :31-40
[10]   沉默权与我国的刑事政策 [J].
樊崇义 .
法学论坛, 2001, (03) :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