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治理:非传统安全能力建设的新范式

被引:61
作者
崔顺姬 [1 ,2 ]
余潇枫 [1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安全治理; 非传统安全; 应对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6 ; 030208 ; 1407 ;
摘要
通过梳理安全治理理论的缘起与演进,作者强调了安全治理概念的形成体现了安全从"传统"转向"非传统"、安全维护从"管治"转向"治理"的新趋势以及全球治理理论运用于各国实践的新趋向。从非传统安全能力建设的角度,作者还分析了安全治理的能力特性及其实现的可能性,并通过对安全治理的不同模式(欧洲模式、拉美模式以及东盟模式)的逐一比较,进而考察了"非传统"的安全观念、思维模式及实践经验在不同区域的差异。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作者对"国家利益"、"安全内涵"、"安全指数"以及对"安全的维护途径与方法"进行了认识上的提升与拓展,强调作为非传统安全能力建设新范式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即超越"国家中心主义"的认识论并对多种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治理的模式不仅是当代国际安全研究中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模式,也是中国非传统安全治理模式与非传统安全能力建设的一种可借鉴的理论范式。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6+156 +15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边安学”刍议 [J].
余潇枫 ;
徐黎丽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39 (05) :5-18
[2]   欧洲食品安全治理评析 [J].
傅家荣 ;
杨娜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3) :10-17
[3]   区域安全复合体理论——基于“传统安全”和“人的安全”视角的分析 [J].
崔顺姬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01) :16-21
[4]   非传统安全维护的“边界”、“语境”与“范式” [J].
余潇枫 ;
王江丽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6, (11) :55-61+5
[5]   安全哲学新理念:“优态共存” [J].
余潇枫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2) :3-10
[6]   “非典”与非传统安全 [J].
王逸舟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3, (04) :23-25
[7]   现代的治理,昨天和今天:借重法国政府政策得以明确的几点认识 [J].
让-彼埃尔·戈丹 ;
陈思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9, (01) :49-58
[8]   论综合安全 [J].
王逸舟 .
世界经济与政治, 1998, (04) :5-9+14
[9]  
国家利益的建构主义分析[M]. 当代世界出版社 , 方长平著, 2002
[10]  
没有政府的治理[M]. 江西人民出版社 , (美)詹姆斯·N.罗西瑙(JamesN.Rosenau)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