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多元化和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困境及其化解路径

被引:11
作者
李勇华 [1 ]
陈祥英 [2 ]
机构
[1] 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浙江农林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身份多元化; 治理困境; 化解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新型农村社区是中国"四化合一"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产物,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背景下城镇化的重要表征,但现阶段对基层治理体系与能力带来了挑战。它造成了农民身份的多元化,并由之带来了新型社区治理的困境:治理碎片化的困境;自治体"跨域主体"的困境;治理组织及成员角色混淆的困境;治理组织性质定位的困境等。治策之要,首先要实现主体归一,入区农民的政治身份统一于城镇自治社区,消除"跨域主体";其次要把迁居农民的政治权利行使与其户籍地脱钩,不论户籍选择在城还是在村,都能在城镇社区享受政治权利;再次要消除治理组织跨域现象,实现村、居管理者的身份归位;再后要尽快废除"社区管理委员会"体制,回归法定居民自治之正轨;最后要对碎片化管理现状进行梳理,提供整合性个性化的治理服务。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3+323 +323-32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村民自治的价值 [J].
李勇华 .
中州学刊, 2016, (05) :6-10
[2]   新型农村社区的社会治理创新 [J].
石艳文 ;
白山稳 ;
梁华 .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 27 (03) :112-113
[3]   城市社区服务供需主体互动回应机制构建 [J].
肖云 ;
邓睿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22 (01) :197-202
[4]   社会资本视角下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秩序困境与能力创新 [J].
王义保 ;
李宁 .
思想战线, 2016, (01) :141-146
[5]   治理视角下的新型农村社区:现状、挑战和展望——基于河南省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调查 [J].
郭晓鸣 ;
张鸣鸣 .
东岳论丛, 2014, 35 (12) :110-115
[6]   试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身份社会的形成及其影响 [J].
王爱云 .
中共党史研究, 2011, (12) :48-60
[7]   公共服务下沉背景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模式比较研究——来自浙江的调研报告 [J].
李勇华 .
中州学刊, 2009, (06) :21-27
[8]   农村社区管委会:对村民自治的除弊补缺——公共服务下沉背景下农村社区管委会体制的实证研究 [J].
李勇华 .
学习与探索, 2009, (02) :76-80
[9]   身份——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资本 [J].
王力平 .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 (05) :7-9
[10]   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的转化及社会条件 [J].
蒋先福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5, (01)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