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演变

被引:95
作者
陈建军
机构
[1]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长三角; 产业转移; 空间结构; 雁行形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动力是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由此引起了长三角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动,推动了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和上海之间发生的产业区域转移以及由此导致的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演变,揭示了时间序列下上海和浙江之间存在的以制造业为中心的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正是这种区域间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的存在,推动了长三角制造业产业重心的迁移,进而在长三角内部形成相对合理的产业空间结构和产业分工结构,并使得以上海为地标的中国经济的中心区域扩展到了整个长三角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经济关系研究——以浙沪经济关系为例 [J].
陈建军 ;
姚先国 .
管理世界, 2003, (05) :44-51
[2]   论上海和浙江的区域经济关系——一个关于“中心—边缘”理论和“极化—扩散”效应的实证研究 [J].
陈建军 ;
姚先国 .
中国工业经济, 2003, (05) :28-33
[3]  
我国地区比较优势研究.[M].程选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