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塞病人血中D—二聚体含量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袭书琴
王拥军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人血; 病人; 脑梗塞病; 二聚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2 [脑血栓形成];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正>脑梗塞的发病涉及血管壁、血流动力学及血流状态等多种因素、过去对血流状态进行了许多研究.包括对病人凝血、抗凝双纤港的测定,对这些功能的测定有助于评价病人的病理生理状态和指导临床治疗.尤其是溶栓疗法用于治疗脑梗塞后,全面准确评价纤溶系统的功能显得更为重要,最近建立了测定交联纤维蛋白特异性降解产物D一二聚体(D-dimer,DD)的方法、认为DD可更准确地用于体内纤溶系统的功能状态.本研究使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了脑梗塞病人血中DD含量,以评价脑梗塞急性期D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发病1周内的急性脑梗塞病人48例(病人组),除外已使用溶栓治疗者、均经头颅CT和(或)MR1确证,根据影像学把病人分为皮层支梗塞组(CAO)和深穿支梗塞组(PAO).每个病人均按统一的量表进行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血栓前状态的分子标志研究新进展 [J].
王拥军 .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0, (01) :70-74
[2]  
Markers of a hypercoagulable state following acute ischemic stroke. Takano K,et al. Stroke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