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的病理变化

被引:7
作者
刘芳龄
张微微
周燕
丁华野
张苏
田玉旺
董彩霞
机构
[1] 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军区总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军区总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梗死; 脑缺血; 脑动脉; 病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0.2 [];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 研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病因及脑动脉病理变化的程度。方法 对58 例脑梗死及20 例对照死亡病例的脑底中型动脉及一级分支动脉、脑内小动脉、微动脉进行了病理观察和形态定量分析。结果 (1) 脑栓塞占33/58 例,脑血栓形成占11/58 例,原因不明的脑梗死14 例;(2) 脑梗死组颅内各级动脉的面积比值(41 ±15) % 比对照组的(60 ±10) % 明显减小( P< 0 .01) ;(3) 脑栓塞组双侧大脑中动脉主干( M1 段) 远端口径狭窄度(62 ±19) % ,椎基底动脉为(52 ±24) % 与脑血栓形成组的(75 ±16) 及(78 ±10) % 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5 , P< 0 .01) ,脑血栓形成组大脑中动脉 M1 段近端口径狭窄度(68 ±15) % 与脑栓塞组(62 ±22) % 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5) 。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主要的病变部位在脑底中型动脉及一级分支动脉,脑底多条动脉严重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管腔的中、重度狭窄或在此基础上的栓塞,栓子机化、再通或血栓形成是中老年人大面积脑梗死的重要病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8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