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合作模式(PPP)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分析

被引:7
作者
赵阳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
关键词
公私合作(PPP); 发展阶段; 存在问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83 [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公私合作制的特点是利益共享、风险共但,通过公私合作制,政府不仅可以通过引入私营部门缓解资金压力,最重要的是在公共物品提供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借助私营机构的经营经验、技术优势提高公用事业部门的建设运营效率。自沙角B电厂项目起,公私合作制在我国已有30年历史,亟待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此本文梳理了我国PPP发展阶段,并总结了我国PPP发展的前车之鉴。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0+115 +11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的PPP实践:发展、模式、困境与出路 [J].
陈志敏 ;
张明 ;
司丹 .
国际经济评论, 2015, (04) :68-84+5
[2]   基于案例的中国PPP项目特许权协议动态调节措施的研究 [J].
冯珂 ;
王守清 ;
伍迪 ;
赵丽坤 .
工程管理学报, 2015, 29 (03) :88-93
[3]   公私合作制(PPP)的效率:一个综述 [J].
赖丹馨 ;
费方域 .
经济学家, 2010, (07) :97-104
[4]  
激励私营部门参与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措施 [J]. 柯永建,王守清,陈炳泉.&nbsp&nbsp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 2009(09)
[5]   BT方式在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J].
王灏 .
宏观经济研究, 2005, (10) :49-52+63
[6]  
特许经营项目融资[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王守清,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