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探析

被引:53
作者
陈金龙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主体; 领袖群体; 知识分子; 人民群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难发现,领袖群体、知识分子、人民群众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其中,领袖群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提出者与主题的确立者、中国国情与时代特征的把握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者与诠释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偏差的纠正者。知识分子担负了引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任务,参与了中国国情的探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建构,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与运用者。人民群众的理论诉求、理论取向与实践智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坐标与素材,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则是检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尺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 [J].
徐松林 .
求实, 2006, (08) :10-13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侯惠勤, 2008
[3]  
论新阶段. 毛泽东. 解放 .
[4]  
毛泽东选集. 人民出版社 . 1991
[5]  
毛泽东书信选集[M]. 中央文献出版社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2003
[6]  
知识分子论[M]. 三联书店 , (美)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W.Said)著, 2002
[7]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恩室编, 1983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人民出版社 . 1995
[9]   试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社会传播路径——兼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J].
陈金龙 .
中共党史研究, 2009, (05) :51-60
[10]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反思 [J].
俞吾金 .
探索与争鸣, 2009, (01)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