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负荷训练研究进展

被引:33
作者
王兴泽
机构
[1] 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关键词
振动训练; 机体; 单周期; 大学生运动员; 振动负荷; 振动刺激; 振动力量训练;
D O I
10.16038/j.1000-6710.2012.07.016
中图分类号
R87 [运动医学];
学科分类号
100216 ;
摘要
<正>振动负荷训练方法,也称振动力量训练法、振动训练法或交变负荷力量训练法等,是一种利用机械振动附加外在抗阻负荷刺激机体以引起肌肉振荡及中枢神经系统适应而提高竞技能力的训练方法。目前,振动训练主要有三种方式,即以中间轴为转轴上下摆动式振动、平面上下垂直振动以及X、Y、Z轴方向上组合多维振动,如图1所示。振动训练设备主要
引用
收藏
页码:648 / 6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踝关节局部振动训练与肌力变化影响研究 [J].
尹军 ;
钟家银 ;
杜艳艳 ;
周志雄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 33 (06) :66-70
[2]   振动训练对小轮车运动员下肢肌群肌力影响的研究 [J].
邓京捷 ;
李吉如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0 (03) :78-80
[3]   振动训练对标枪运动员髋肩肘肌力影响研究 [J].
余章彪 ;
李进 .
体育文化导刊, 2009, (11) :63-66
[4]   振动力量训练对跳远运动员髋关节肌力变化影响的研究 [J].
尹军 ;
钟家银 ;
吕青 ;
周志雄 ;
徐勇 ;
吴新强 .
中国体育科技 , 2009, (06) :21-24
[5]   机体振动力量训练案例分析 [J].
王兴泽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 32 (09) :110-116
[6]   振动负荷辅助举重训练对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影响的实验研究 [J].
王兴泽 ;
胡贤豪 ;
康辉斌 .
中国体育科技 , 2009, (04) :111-116
[7]   振动训练对大鼠骨骼肌最大力量和肌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 [J].
魏安奎 ;
危小焰 ;
史仍飞 ;
赵常学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9, 28 (01) :83-84
[8]   振动训练对大鼠骨骼肌质量和肌细胞机械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J].
史仍飞 ;
卞玉华 ;
危小焰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8, (04) :508-510
[9]   振动刺激对肌肉疲劳进程的影响 [J].
陈伟婷 ;
王志中 ;
李晓浦 .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7, (01) :60-64
[10]   振动力量训练即时效应与结构性效应的研究进展 [J].
任满迎 ;
赵焕彬 ;
刘颖 ;
王海涛 .
体育科学, 2006, (07) :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