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交”后日台沟通渠道的特征及其变化

被引:3
作者
蔡亮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日台沟通渠道; 渠道的特征; 亚协; 交流协会; 日华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2.331.3 [];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日台"断交"后出现了以"交流协会"、"亚协"为窗口的"半官方"渠道和以"日华恳"为代表的民间渠道。这在组织结构及功能特性上皆与主权国家间的两种渠道呈现差异,即"交流协会"、"亚协"必须以民间面貌示人,只能发挥礼节性、事务性往来的功能,而"日华恳"则发挥双方间接政治接触的功能。由于日台关系从属于中日关系,因此上述基本特征自"断交"以来并无变化。随着冷战后日本"以台制华"的意图日益明显,"交流协会"、"亚协"的官方色彩逐渐浓厚,以"日华恳"为代表的民间渠道的功能亦不断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民主党执政后的日台关系动向探析 [J].
王海滨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0, (02) :120-129
[2]   试析“日华恳”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J].
王海滨 ;
蔡亮 .
日本学刊, 2009, (05) :18-30+156
[3]  
Whalers, cetologists, environmentalists, and the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of whaling[J] . M. J. Peterson.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 1992 (1)
[4]  
参考消息 . 1974
[5]  
参考消息 . 1973
[6]  
参考消息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