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定量评价模型

被引:36
作者
宋松柏
蔡焕杰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杨凌,陕西杨凌
关键词
旱区; 生态环境质量;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人工神经网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生态环境质量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 ,建立旱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定量评价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现有的评价方法大多是通过根据评价区评价指标量化值与评价等级标准来建立评价模型 ,评价区不同 ,评价模型也不相同 ,计算工作量较大。根据给定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级标准 ,采用随机技术模拟生成足够数量的评价指标序列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以评价指标生成序列与其所属的评价等级值进行网络训练。网络训练后 ,以评价区的评价指标为网络的输入 ,通过计算 ,可获得相应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级值。并以甘肃省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的民勤县为研究对象 ,应用 1975~ 2 0 0 0年资料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 ,民勤县 1975~ 2 0 0 0年生态环境质量效应评价值分别为 2 .95 0 1,4 .0 0 90 ,4 .1342 ,4 .16 37,4 .9736 ,5 .0 12 8,说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是持续下降的 ,与以往采用的模糊综合评价等级值 3,4 ,4 ,4 ,5 ,5一致。文中 ANN模型建立后 ,对于不同评价区 ,只要给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值 ,通过 ANN模型计算 ,可直接得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级值。因此 ,模型具有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大大减少了评价区的计算工作量 ,可以用于生态环境质量效应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2509 / 25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 [J].
王顺久 ;
侯玉 ;
张欣莉 ;
丁晶 .
水利学报, 2003, (01) :88-92
[2]   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发展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J].
周维博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5) :564-570
[3]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的插值模型 [J].
金菊良 ;
丁晶 ;
魏一鸣 ;
付强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5) :610-615
[4]   黄河流域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J].
沈珍瑶 ;
杨志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2) :188-197
[5]   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指标和方法 [J].
肖风劲 ;
欧阳华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2) :203-209
[6]   投影寻踪新算法在水质评价模型中的应用 [J].
张欣莉 ;
丁晶 ;
李祚泳 ;
金菊良 .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02) :187-189
[7]  
旱区流域水资源开发的水土环境效应分析及综合评估研究[D]. 师彦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8]   Indicator quality for assessment of impact of multidisciplinary systems [J].
Riley, J .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2001, 87 (02) :1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