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指数与死亡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39
作者
赵连成
周北凡
武阳丰
李莹
杨军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
关键词
体重指数; 死亡率; 前瞻性研究; 相对危险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5 [卫生调查与统计];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体重指数 (BMI)水平与总死亡及不同死因死亡的关系。方法  1982~1985年在我国不同地区的 10组人群中 (年龄 35~ 5 9岁 )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 ,并对研究对象中无脑卒中、无心肌梗死及无恶性肿瘤史的 30 5 6 0人 (男性 15 72 3人 ,女性 14837人 )随访至 1999~2 0 0 0年 ,登记各种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平均 15 .2年的随访中 ,共死亡 32 12例 ,其中冠心病和脑卒中共死亡 6 76例 ,恶性肿瘤死亡 12 81例 ,其他原因死亡 12 5 5例。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调整年龄、性别 )估计低BMI组 (BMI <18.5 )、正常BMI组 (BMI为 18.5~ 2 3.9)、超重组 (BMI为 2 4~2 7.9)和肥胖组 (BMI≥ 2 8)总死亡的相对危险分别为 1.2 1,1.0 0 ,0 .91,1.12 ,呈“U”形关系 ,当同时剔除前 5年死亡病例及吸烟者后 ,低BMI组死亡的相对危险降低 ,而肥胖组增加 ,正常BMI组的相对危险最小。随着BMI水平的上升 ,冠心病和脑卒中死亡的相对危险增加 ,恶性肿瘤死亡的相对危险降低 ,其他原因死亡的相对危险与BMI水平呈“U”形关系 ,当剔除早期死亡病例及吸烟者后 ,这些趋势依然存在。结论 BMI在正常范围内 ,总死亡的相对危险较低 ,且冠心病和脑卒中死亡、恶性肿瘤死亡及其他原因死亡的综合风险也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 [J].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 (01) :10-15
[2]  
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手册[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周北凡,吴锡桂主编, 1997
[3]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relation to cigarette smok- ing in Shanghai,China.A prospective male cohort study. Yuan JM,Ross RK,Wang XL,Gao YT,Henderson BE,Yu MC.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