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对社会保障的影响研究

被引:232
作者
汪亚楠 [1 ]
谭卓鸿 [2 ]
郑乐凯 [3 ,4 ]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
[3]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4] 上海黄金交易所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社会保障水平; 收入效应; 就业效应;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20.07.005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404 ;
摘要
研究目标:数字普惠金融是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的结合体,本文旨在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社会保障的影响效应。研究方法:采用2011~2017年中国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社会保障的影响渠道。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地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收入效应、就业效应是其重要的中介传导机制。从结构上看,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社会保障水平产生了显著的促进效应,但数字化程度的效应不显著;从区域上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各地区社会保障的促进效应为中部最强、西部其次、东部最弱;从异质性上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医疗保险的促进效应强于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研究创新:嵌入数字普惠金融的新视角,评估数字普惠金融对社会保障的结构效应和传导效应。研究价值:为拓宽数字普惠金融研究思路、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112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数字金融能提振实体经济吗 [J].
汪亚楠 ;
叶欣 ;
许林 .
财经科学, 2020, (03) :1-13
[2]   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及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J].
封进 .
中国经济问题, 2019, (05) :15-33
[3]   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 [J].
张勋 ;
万广华 ;
张佳佳 ;
何宗樾 .
经济研究, 2019, 54 (08) :71-86
[4]   数字金融对农村金融需求的异质性影响——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证据 [J].
傅秋子 ;
黄益平 .
金融研究, 2018, (11) :68-84
[5]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是否显著影响了居民消费——来自中国家庭的微观证据 [J].
易行健 ;
周利 .
金融研究, 2018, (11) :47-67
[6]   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基于拟自然实验的分析 [J].
贾俊雪 ;
李紫霄 ;
秦聪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11) :42-60
[7]   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效应:收入与财产 [J].
王亚柯 ;
高程玉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8 (06) :140-154
[8]   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的发挥及递进研究 [J].
程惠霞 .
社会保障评论, 2018, 2 (04) :85-98
[9]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1978~2015年):模型与实证 [J].
程名望 ;
贾晓佳 ;
俞宁 .
管理世界, 2018, 34 (10) :161-172
[10]   2002-2015年中国社会保障水平时空分异及驱动机制 [J].
李琼 ;
周宇 ;
田宇 ;
吴雄周 ;
张蓝澜 .
地理研究, 2018, 37 (09) :1862-1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