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府回应过程:动力与特征

被引:29
作者
李严昌
机构
[1]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2] 重庆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关键词
政府回应; 动力; 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政府回应既是一种价值理念,也是一种行为过程。在政治系统论看来,政府回应是政府系统与环境的互动。因此,当代中国政府回应的环境对政府回应过程有重要影响,政治文化传统、市场化改革、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以及全球化的国际环境既给政府回应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代中国政府回应过程的动力和基本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警惕“处长现象”负面效应蔓延 [J].
曾金胜 .
人民论坛, 2008, (19) :32-34
[2]   “体制性迟钝”的风险 [J].
黄豁 ;
朱立毅 ;
肖文峰 ;
林艳兴 .
瞭望, 2007, (24) :6-7
[3]   公共管理与公众舆论 [J].
马凌 .
公共管理学报, 2006, (02) :53-59+110
[4]   政治体制含义之我见 [J].
陈红太 .
政治学研究, 2003, (04) :53-58
[5]   公共行政中的街头官僚理论 [J].
叶娟丽 ;
马骏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5) :612-618
[6]   行政的正义——兼对“回应性”概念的阐释 [J].
黄小勇 .
中国行政管理, 2000, (12) :53-56
[7]   关注政府回应 [J].
何祖坤 .
中国行政管理, 2000, (07) :7-8
[8]   治理和善治引论 [J].
俞可平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999, (05) :37-41
[9]  
公共部门管理[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格罗弗·斯塔林(GroverStarling)著, 2003
[10]  
政府过程[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胡伟[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