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消费、利率与证券市场波动
被引:5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鲁昌
机构
:
[1]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
来源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
2001年
/ 02期
关键词
:
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消费增长;
利率;
风险资产收益率;
D O I
:
10.16538/j.cnki.jsufe.2001.02.002
中图分类号
:
F830.9 [金融市场];
学科分类号
:
1201 ;
020204 ;
摘要
:
本文运用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onsumptionCAPM )研究了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增长与利率变动、股市收益率变动之间的关系。经研究发现 ,样本期内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敏感易变 ,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未能从中国的数据中得到经验支持。而运用该模型所预言的利率与消费增长之间的关系 ,则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国 1 990年代以来居民的消费支出变化 ,为理解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振的成因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5+43 +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下岗风险与消费需求
[J].
王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端
.
经济研究,
2000,
(02)
:72
-76
[2]
The Econometrics of Financial Markets. Campbell,j.Y.,A.W lo,and A.C.macKinlay. . 1997
[3]
我国农户消费倾向偏低的原因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建国
.
经济研究,
1999,
(03)
:54
-60+67
[4]
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与我国经济增长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袁志刚
;
宋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经济学系!
宋铮
.
经济研究,
1999,
(11)
:20
-28
[5]
中国居民消费函数的理论与验证
[J].
余永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余永定
;
李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李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1)
:123
-133+207
[6]
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实证研究
[J].
龙志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龙志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浩明
.
经济研究,
2000,
(11)
:33
-38+79
[7]
试论流动性约束、短视行为与我国消费需求疲软的关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叶海云
.
经济研究,
2000,
(11)
:39
-44
←
1
→
共 7 条
[1]
下岗风险与消费需求
[J].
王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端
.
经济研究,
2000,
(02)
:72
-76
[2]
The Econometrics of Financial Markets. Campbell,j.Y.,A.W lo,and A.C.macKinlay. . 1997
[3]
我国农户消费倾向偏低的原因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建国
.
经济研究,
1999,
(03)
:54
-60+67
[4]
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与我国经济增长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袁志刚
;
宋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经济学系!
宋铮
.
经济研究,
1999,
(11)
:20
-28
[5]
中国居民消费函数的理论与验证
[J].
余永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余永定
;
李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李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1)
:123
-133+207
[6]
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实证研究
[J].
龙志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龙志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浩明
.
经济研究,
2000,
(11)
:33
-38+79
[7]
试论流动性约束、短视行为与我国消费需求疲软的关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叶海云
.
经济研究,
2000,
(11)
:39
-4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