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流距离衰减现象演绎研究

被引:54
作者
吴晋峰
包浩生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西安,南京
关键词
旅游系统; 旅游流; 距离衰减;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05.02.014
中图分类号
F590.1 [旅游规划与管理体制];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以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型为依托,通过绘制旅游流距离衰减曲线,对旅游流距离衰减现象进行演绎研究。结果发现,高斯分布型和指数分布型是旅游流距离衰减曲线的基本类型,旅游系统中客源地结点的空间分布格局是旅游流距离衰减曲线类型的决定性因素,到访率距离衰减速率是曲线形状的修饰性因素,距离衰减曲线的绘制方法不同,距离衰减曲线的类型也不同。最后,以井冈山和庐山为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J].
吴晋峰 ;
包浩生 .
地理科学, 2002, (01) :96-101
[2]   基于铁路廊道的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市场域分析 [J].
王铮 ;
周嵬 ;
李山 ;
王瑛 ;
黄涛 ;
蒋轶红 .
地理学报, 2001, (02) :206-213
[3]   自然观光旅游地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研究——以九寨沟及比较风景区为例 [J].
张捷 ;
都金康 ;
周寅康 ;
张思彦 ;
潘冰 .
地理学报, 1999, (04) :71-78
[4]   南京城市游憩者时空分布规律与活动频率分析 [J].
张安 ;
丁登山 ;
沈思保 ;
马永立 .
经济地理, 1999, (01) :107-111
[5]   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 [J].
吴必虎 ;
唐俊雅 ;
黄安民 ;
赵荣 ;
邱扶东 ;
方芳 .
地理学报, 1997, (02)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