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地权与文化经济——福建阳村的历史地权个案研究

被引:99
作者
张小军
机构
[1]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象征资本; 象征产权; 地权; 宗族; 阳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9 [中国农业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本文通过福建阳村的田野研究 ,运用象征地权的概念重新理解中国历史上的土地产权结构和社会结构。象征地权是一种象征资本的产权形式 ,具有象征资本的再生产性。象征地权的分析 ,令我们思考中国历史上不公平的地权结构及其社会观念。象征地权的过度膨胀会压缩契约地权以及相关法律、合同的效果 ,形成权力占有者利用制度和政策的掌控权 ,通过造制度、玩政策来公开寻租 ,瓦解社会公平 ,引起广泛的社会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35+208 +20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2]   近代江南乡村的族产分配与家庭伦理 [J].
张佩国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2, (02) :139-146
[3]  
地权的困境:明代史个案研究.[J].王钧;.人大法律评论.2001, 01
[4]   清代台湾的地权交易──以典契为中心的一个研究 [J].
周翔鹤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1, (02) :9-15
[5]   从祁门县“谢氏纷争”看明末徽州的土地丈量与里甲制 [J].
权仁溶 .
历史研究, 2000, (01) :86-93+190
[7]   清代江西宗族族产初探 [J].
许华安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94, (01) :40-49
[8]  
产权与制度变迁.[M].周其仁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9]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M].阿风等译;黄仁宇著;.三联书店.2001,
[10]  
在国家与社会之间.[M].刘志伟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