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河流水质状况对景观背景的响应

被引:20
作者
周文 [1 ,2 ]
刘茂松 [1 ]
徐驰 [1 ]
何舸 [3 ]
王磊 [4 ]
杨雪姣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4]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河流水质; 景观因子; 土地利用; 多尺度分析; 冗余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2 [水质监测];
学科分类号
0804 ; 082803 ;
摘要
为探索流域水质对景观背景的响应,以太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在0.5—24 km共9个尺度上运用冗余分析研究了土地利用、河网密度、降水量、地形等景观背景因子与河流水化学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2006—2010年太湖流域河流水质状况总体较差,但整体有逐渐改善的趋势,超标水质指标主要包括总磷(TP)、氨氮(AN)、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和溶解氧(DO),上游地区主要表现为林区和平原水网区的差异,下游地区主要表现为河段上下游间的差异。河流水质受到多种景观背景因子的综合影响,并表现出尺度依赖性和区位差异性。AN、TP、DO在流域上游与聚落用地正相关,在下游则与耕地、河网密度正相关。COD、BOD在流域上游主要与自然湿地负相关,与人工湿地正相关,在下游则与坡度负相关,与河网密度正相关。总方差贡献率在上下游表现出一致的尺度依赖特征,均在较小(0.5—1 km)和较大(16 km)两个尺度上具有较高的解释能力。自然湿地和坡度,河网密度和耕地分别为上游、下游地区在较小和较大尺度上解释能力最高的景观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5043 / 505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太湖流域水质状况与土地利用格局的相关性 [J].
胡建 ;
刘茂松 ;
周文 ;
徐驰 ;
杨雪姣 ;
张少威 ;
王磊 .
生态学杂志, 2011, 30 (06) :1190-1197
[2]  
入太湖河流武进港的区域景观格局与河流水质相关性分析[J]. 张大伟,李杨帆,孙翔,张方山,朱红兴,刘毅,张英,庄敏,朱晓东.环境科学. 2010(08)
[3]   基于遥感的无锡市土地利用与过境水质响应关系的研究 [J].
夏叡 ;
李云梅 ;
王桥 ;
徐恩惠 ;
金鑫 ;
王彦飞 .
地理科学, 2010, 30 (01) :129-133
[4]   太湖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 [J].
高永年 ;
高俊峰 .
地理研究, 2010, 29 (01) :111-117
[5]   平原河网地区水质与土地利用格局关系——以江苏吴江为例 [J].
张殷俊 ;
陈爽 ;
彭立华 .
资源科学, 2009, 31 (12) :2150-2156
[6]   基于冗余分析的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样性预测 [J].
尹锴 ;
崔胜辉 ;
赵千钧 ;
花利忠 ;
石龙宇 ;
吝涛 .
生态学报, 2009, 29 (11) :6085-6094
[7]   太湖流域1954~2006年气候变化及其演变趋势 [J].
黄俊雄 ;
徐宗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01) :33-40
[8]   太湖水环境演变与流域经济发展关系及趋势 [J].
黄智华 ;
薛滨 ;
逄勇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5) :627-631
[9]   太湖地区蠡河流域不同用地类型面源污染特征 [J].
李恒鹏 ;
黄文钰 ;
杨桂山 ;
刘晓玫 .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02) :243-247
[10]   太湖生态环境演化及其原因分析 [J].
秦伯强 ;
罗潋葱 .
第四纪研究, 2004, (05) :561-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