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三板市场的兴起、发展与前景展望

被引:54
作者
何牧原 [1 ]
张昀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新三板; 多层次资本市场; 做市制度; 转板制度;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7.04.005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研究目标:本文从新三板的兴起、定位、制度设计、现状、问题、发展方向和机制重构等方面出发全方位总结了新三板的发展,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方法:运用制度的经济分析方法,分析新三板市场的制度设计与结构变迁。在研究新三板的流动性问题时,运用了双重差分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新三板在制度安排上体现了差异化,然而,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其运行的核心机制仍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面临着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做市制度未能在促进流动性上充分发挥作用。研究创新:厘清了新三板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定位,指出其在中国资本市场中的宏大前景。研究价值:指出了新三板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市场结构、组织结构、制度结构三个层次给出了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91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境外场外市场的挂牌、融资、转让、登记制度及交易所支持措施的经验总结和启示 [J].
同济大学课题组 .
上海金融 , 2013, (11) :106-113
[2]   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 助推经济结构转型 [J].
吴晓灵 .
中国金融家, 2009, (09) :15-18
[3]   美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J].
马达 .
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8, (02) :45-49
[4]   论我国证券市场的层次化发展 [J].
王海之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2, (02) :33-35
[5]  
美国证券市场结构的演进与发展[D]. 梁立群.吉林大学. 2013
[6]  
新三板挂牌指引与案例分析[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何诚颖, 2016
[7]  
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层次选择与创新[M]. 人民出版社 , 邹德文, 2006
[8]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研究[M]. 人民出版社 , 王国刚, 2006
[9]  
海外证券市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吴晓求主编, 2002
[10]  
An analysis of depth behavior in an electronic, order-driven environment[J] . Paul Brockman,Dennis Y. Chung.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 1999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