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三十年利率市场化路径反思

被引:10
作者
胡海鸥 [1 ]
季波 [2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
[2] 上海立信会计大学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路径反思; 资金自由流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我国利率市场化至今还没有实现实质性突破,其主要原因在于路径选择没有详尽描述市场化利率的应有功能,没有注重资金自由流动和实现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所以下一步利率市场化的思考应该是以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为目标,以实现资金自由流动为基本方法,构建货币供给直接影响利率的基本框架,创造新的金融工具,作为央行调节各子市场之间资金余缺的工具,之后,逐步放开利率管制,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Shibor革命及其经济意义 [J].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调研部课题组 ;
顾铭德 ;
吴培新 .
上海金融 , 2008, (07) :5-9
[2]   完善我国基准利率主导作用的基本思路 [J].
胡海鸥 ;
季波 .
上海金融, 2006, (11) :34-37
[3]   “利率走廊”调控含义、机理与机制——无基础货币供给量调控的启示 [J].
胡海鸥 ;
季波 ;
贾德奎 .
当代经济科学, 2006, (01) :35-40+125
[4]   “利率走廊”调控的运行机制及其在我国的实践意义 [J].
胡海鸥 ;
贾德奎 .
上海金融, 2004, (02) :12-14
[5]  
货币、银行、金融市场学[M].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美)米什金(Miskin, 1990
[6]  
Friedman,The Future of Monetary Policy:The Central Bank as an Army with a Signal Corps?NBERWorking Paper No .2 Benjamin M.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