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经济学的历史地位、性质与重大现实意义

被引:19
作者
贾根良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李斯特经济学; 西方世界的兴起; 中日大分流; 中国模式; 中国例外论; 新李斯特学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91.342 [历史学派、新历史学派];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摘要
李斯特经济学总结了英国工业革命及其以前西方世界兴衰的经验教训,是经济学中最早系统地揭示欠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的历史规律的经济学说,对美国和德国的兴起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是导致中日两国在近现代史上发展道路"大分流"及其截然不同命运的首要根源。"二战"后的冷战环境导致了李斯特经济学的衰微,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呼唤李斯特经济学的归来。李斯特经济学所开辟的发展道路曾是历史上发达国家崛起的普遍道路,而"中国模式说"却假定了"中国例外论"。为了解决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我们开设了"纪念李斯特经济学传入中国90周年"的专题讨论,其目的就在于"为往圣继绝学",改变李斯特经济学在中国被边缘化的状态,并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新模式的过程中,创建中国的"新李斯特学派"。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警惕自主创新战略重蹈洋务运动的覆辙 [J].
贾根良 .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14, 34 (01) :3-8
[2]   经济民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比较与启示 [J].
贾根良 ;
陈国涛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3, (09) :69-79+160
[3]   新李斯特主义:替代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新学说 [J].
贾根良 .
学习与探索, 2012, (03) :95-103
[4]   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致命弊端 [J].
贾根良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 (12) :53-64
[5]   保卫民族产业与内向型经济:中国崛起的唯一选择 [J].
贾根良 .
当代财经, 2010, (12) :23-33
[6]   中国为何热衷自由贸易? [J].
岳健勇 .
南风窗, 2010, (25) :54-56
[7]   美国学派与美国的工业化:经验教训与启示 [J].
贾根良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 (02) :44-49
[8]   “新经济思想史”刍议 [J].
贾根良 .
社会科学战线, 2010, (01) :74-85
[9]   评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还是自由贸易的新争论 [J].
贾根良 ;
黄阳华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8, (05) :47-53
[10]  
保护主义.[M].( ) 赫德森;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