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岭谷区澜沧江流域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58
作者
王娟
崔保山
姚华荣
刘世梁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关键词
景观指标; 生态安全; 时空分异; 澜沧江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9 [生态学其他分支学科];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1985年、1995年和2000年纵向岭谷区的核心区-澜沧江流域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在GIS软件的支持下,以破碎度、分离度、优势度等景观格局指数和景观类型的脆弱度为评价指标研究澜沧江流域景观生态安全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表明,在这16 a期间,景观结构变化导致景观生态安全指数在时空分异性较强,生态安全程度呈下降趋势,由于研究区特殊的地形、地貌特征,澜沧江流域的上、中、下游的生态安全指数分布形态及其下降幅度存在较大的差异,较低的生态安全指数(ES≤0.5)主要分布于该流域的下游呈东北-西南近"Y"形并沿江扩展,而较高的生态安全指数(ES≥0.6)主要分布于流域的中游呈东南-西北方向并沿江萎缩。人类的经济开发活动主要是在景观层次上进行,景观也是区域生态环境管理的基础单元之一,应用景观方法研究生态安全,揭示不同景观类型间的迁移转化特征并进一步识别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其内在因素,对区域生态建设和资源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681 / 169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皇甫川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 [J].
喻锋 ;
李晓兵 ;
王宏 ;
余弘婧 .
地理学报, 2006, (06) :645-653
[2]   洞庭湖区农业生态安全评价 [J].
许联芳 ;
王克林 ;
刘新平 ;
李晓青 ;
周上游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2) :183-187
[3]   区域生态安全定量评价与阈值确定的方法探讨 [J].
张艳芳 ;
任志远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02) :11-16
[4]   东北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J].
卢远 ;
华璀 ;
王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2) :58-62
[5]   黑河流域酒泉绿洲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J].
郭明 ;
肖笃宁 ;
李新 .
生态学报, 2006, (02) :457-466
[6]   基于土地利用分析的兰州市城市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J].
方淑波 ;
肖笃宁 ;
安树青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2) :2284-2290
[7]   陕西省生态安全及空间差异定量分析 [J].
任志远 ;
黄青 ;
李晶 .
地理学报, 2005, (04) :597-606
[8]   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变化及西南跨境生态安全研究 [J].
何大明 ;
吴绍洪 ;
彭华 ;
杨志峰 ;
欧晓昆 ;
崔保山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3) :338-344
[9]   基于景观结构的吉林西部生态安全动态分析 [J].
李晓燕 ;
张树文 ;
不详 .
干旱区研究 , 2005, (01) :57-62
[10]   黑河中下游绿洲生态安全评价 [J].
杜巧玲 ;
许学工 ;
刘文政 .
生态学报, 2004, (09) :1916-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