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36
作者
徐广才 [1 ,2 ]
康慕谊 [2 ]
李亚飞 [2 ,3 ]
机构
[1] 北京农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
[2]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驱动力; CCA排序; 锡林郭勒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以北方草地典型地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研究区,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1995年-2000年该区的土地利用变化,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考察了气候、地形、区位和人类活动等与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布的关系。结果显示,1995年-2000年,锡林郭勒盟土地利用变化区域面积为59130km2,占全盟面积的30%,包括70种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将占锡林郭勒盟面积1%以上的15种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纳入CCA分析)。面积变化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高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和低覆盖度草地。其中,高覆盖度草地转出最多,主要流向中、低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转出次之,主要流向高覆盖度草地和低覆盖度草地。草地覆盖度提高的区域占土地利用变化面积的21%,草地退化与改善并存,但以退化草地面积净增为主。CCA第一排序轴与地形起伏度的相关最大,第二轴与海拔高度和坡向转换指数最为密切。前四个排序轴累计可以解释典范效应中的77.8%的信息,CCA分析显示地形起伏度、海拔高度、坡向转换指数(TRASP)、年均降雨量、最近居民点距离等指标与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的关系较为密切,是形成土地利用变化格局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地形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最大,通过影响草地与人类活动的分布影响了土地利用变化的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690 / 69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LUCC驱动力模型研究综述 [J].
韩超峰 ;
陈仲新 .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04) :365-368
[2]   内蒙古大青山哈拉沁沟流域中游草本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J].
徐广才 ;
康慕谊 ;
马敏 ;
刘全儒 ;
朱源 ;
王好 ;
郭雯雯 ;
徐丹 .
山地学报, 2007, (04) :393-399
[3]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锡林郭勒天然草原利用强度方法初探 [J].
刘爱军 ;
韩建国 .
中国草地学报, 2007, (02) :70-74
[4]   阜康市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 [J].
徐广才 ;
康慕谊 ;
赵从举 ;
赵文武 ;
秦艳红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88-92
[5]   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空间特征 [J].
张镱锂 ;
刘林山 ;
摆万奇 ;
沈振西 ;
阎建忠 ;
丁明军 ;
李双成 ;
郑度 .
地理学报, 2006, (01) :3-14
[6]   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环境劣化原因诊断及治理对策 [J].
李青丰 ;
胡春元 ;
王明玖 .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166-172
[7]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刘纪远 ;
张增祥 ;
庄大方 ;
王一谋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江南 ;
吴世新 .
地理研究, 2003, (01) :1-12
[8]   中国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J].
于兴修 ;
杨桂山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1) :51-57
[9]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系统分析 [J].
摆万奇 ;
赵士洞 .
资源科学, 2001, (03) :39-41
[10]   长江三角洲近50年耕地数量变化的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 [J].
杨桂山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2) :1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