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瘀、风”与中风之关系

被引:6
作者
申锦林
张学文
机构
[1] 陕西中医学院脑病专科,陕西中医学院脑病专科研究生,研究生
关键词
中风病; 瘀阻; 瘀血生风; 致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5.2 [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正> 中风病因多而复杂,但在众多因素之间,因虚致瘀,瘀阻脑络为决定中风病之发生发展之主因,并贯穿于整个发病阶段及症候中。近十余年来的临床报道及实验研究,都已公认瘀血与中风密切相关。然瘀血之由来及其病变发展至瘀血生风之内在联系,探讨不多。现就“虚”、“瘀”、“风”与中风之内在联系,略呈浅见。 一、肝肾易虚,因虚致瘀 从古至今,都认为中风与“虚”有关。如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至金·刘完素首先提出“肾水虚衰”之论,明·张介宾强调“内伤积损”是导致中风之根本原因,清·叶天士认为是“精血耗衰,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所致;王清任以气虚立论:“亏损元气,是其本源”。当今高校五版内科教
引用
收藏
页码:6 / 7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