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与承载能力估算

被引:54
作者
贾绍凤
周长青
燕华云
周宏飞
汤奇成
张捷斌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4]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北京
[5] 北京
[6] 青海西宁
[7] 新疆乌鲁木齐
关键词
水资源可利用量; 生态需水量; 水资源承载能力; 西北地区;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04.06.020
中图分类号
TV213 [水资源开发];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界定了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径流口径生态需水的概念。对西北地区的径流口径生态需水和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估算。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638 5×108m3,但需净出境水量为411 9×108m3,实有水资源总量为1226 6×108m3,径流口径生态需水量为454 4×108m3,除去保留给生态的生态需水、偏远封闭流域难以利用的水量,人类可以消耗利用的可利用量有742×108m3,其中黄河流域可利用量为187×108m3,西北内流区当地可利用量为555×108m3。建立了水资源承载能力优化计算模型,估算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并建议用水资源承载能力图谱表示水资源承载能力。在人均GDP每10年翻一番、水资源利用效率每年提高7%的条件下,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2010年为11310万人,2020年为12019万人,2030年为12733万人。
引用
收藏
页码:801 / 80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经济结构调整的节水效应 [J].
贾绍凤 ;
张士锋 ;
夏军 ;
杨红 .
水利学报, 2004, (03) :111-116
[2]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J].
余卫东 ;
闵庆文 ;
李湘阁 ;
不详 .
干旱区研究 , 2003, (01) :60-66
[3]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J].
冯耀龙 ;
韩文秀 ;
王宏江 ;
练继建 ;
黄津明 .
水科学进展, 2003, (01) :109-113
[4]   现代水资源评价及水资源学学科体系研究 [J].
王浩 ;
王建华 ;
秦大庸 ;
陈传友 ;
江东 ;
姚治君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1) :12-17
[5]   中国西北地区生态需水研究(1)——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需水理论分析 [J].
王芳 ;
梁瑞驹 ;
杨小柳 ;
陈敏建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1) :1-8
[6]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及其理论探析 [J].
姚治君 ;
王建华 ;
江东 ;
陈传友 .
水科学进展, 2002, (01) :111-115
[7]   黄河流域可供水量究竟有多少? [J].
贾绍凤 ;
张士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6) :547-551
[8]   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初步分析 [J].
郭周亭 .
水文, 2001, (05) :23-26
[9]   西北地区地下水可利用量及开采潜力分析 [J].
刘花台 ;
郭占荣 ;
董华 ;
张兆吉 ;
朱延华 .
水文, 2000, (06) :17-20
[10]   区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的探讨 [J].
刘作荣 .
黑龙江水专学报, 199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