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的改进隶属度模糊物元模型

被引:15
作者
郦建强 [1 ,2 ]
杨晓华 [3 ]
陆桂华 [1 ]
YU Shawlei [4 ]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3]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4] Dept of Civi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Virginia Charlottesville,VA,USA
关键词
水资源; 承载能力; 综合评价; 模糊物元; 隶属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在模糊物元分析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的特点,为有效处理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矛盾性和随机性,对多等级评价隶属度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基于改进隶属度的模糊物元模型(IFMM)。文中给出了不同评价等级的改进隶属度函数的构造方法,把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的等级作为物元的事物,以它们的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模糊量值构造复合模糊物元,通过计算与理想模糊物元之间的加权海明贴近度构造综合评价等级。淮河流域应用结果表明,运用IFMM评价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是可行的,结论是合理的。与一般模糊物元法、投影寻踪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多目标决策模型相比,IFMM不仅能较好处理多等级评价各等级之间的过渡问题,而且对于各种极端值问题也适用,从而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流域水安全智能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探讨 [J].
金菊良 ;
王文圣 ;
洪天求 ;
李如忠 .
水利学报, 2006, (08) :918-925
[2]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J].
马素君 ;
张礼达 ;
杜发兴 ;
谢武斌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6, (03) :7-9+24
[3]   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的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模型 [J].
郦建强 ;
陆桂华 ;
杨晓华 ;
杨志峰 ;
张继昌 .
水文, 2004, (04) :1-4+25
[4]   围岩稳定性的模糊物元评价方法 [J].
王广月 ;
刘健 .
水利学报, 2004, (05) :20-24
[5]   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的GPPIM [J].
郦建强 ;
陆桂华 ;
杨晓华 ;
杨志峰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1-4
[6]   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 [J].
王顺久 ;
侯玉 ;
张欣莉 ;
丁晶 .
水利学报, 2003, (01) :88-92
[7]   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分析 [J].
秦莉云 ;
金忠青 .
水文, 2001, (03) :14-17
[8]   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 [J].
傅湘 ;
纪昌明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9, (02) :168-173
[9]  
物元模型及其应用.[M].蔡文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