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多元理论视角

被引:26
作者
叶敬忠
张明皓
豆书龙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多元理论; 农政问题; 马克思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目前乡村振兴已转向具体的理论研究,但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囿于政策衔接机制探讨、乡村振兴具体议题的理论阐述和单一理论视域的乡村振兴解读,亟待深入开拓。国际农政问题研究已形成解读农业、农民、农地和农村结构关系和制度安排的五大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实体主义、新古典/新制度经济学、后现代/后结构主义和生计框架,是乡村振兴基础理论研究可以援引的学术资源。马克思主义在乡村振兴基础理论方面处于总体指导地位,实体主义是乡村振兴的价值引领,新古典/新制度经济学是乡村振兴的效率保障,后现代/后结构主义是乡村振兴的反思取向,生计框架是乡村振兴的底线思维。乡村振兴的五大基础理论不是无序的理论杂合,而是充分体现出多元一体的理论互构状态。未来的乡村振兴研究应避免单一理论的简单化和过度化解读,重视乡村振兴理论阐述的多元性,同时须要不断深化提炼乡村振兴的基础理论,提升乡村振兴理论范式的国际话语权。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3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乡村振兴,五个方面都要强.[N].高云才;.人民日报.2018,
[2]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习近平.人民出版社.2017,
[3]  
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M].樊纲.格致出版社.2015,
[4]  
经济解释.[M].张五常.中信出版社.2015,
[5]  
新小农阶级.[M].(荷) 范德普勒格;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6]  
后现代精神.[M].(美) 格里芬;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7]  
农民经济学.[M].(英) 艾利思 (Ellis;F.)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美)黄宗智著;.中华书局.2000,
[9]  
农民经济组织.[M].(俄)А.恰亚诺夫(А.Чаянов)著;萧正洪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10]   新古典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农政问题及农政变迁 [J].
叶敬忠 ;
王丹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6 (01) :5-15